通过向耐火浇注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将干粉料与适当的水混合制成耐火浇注料—水体系浆体(糊状)以后即可进行施工(浇注)。耐火浇注料浆体的施工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流动性(有时也包括触变性)。可见,水也是耐火浇注料中的关键结合剂,它在耐火浇注料的浇注过程中起到媒介作用,可保证耐火浇注料浆体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和流动性(施工性能),而硬化以后又能获得致密的浇注构件或者衬体,使之具有较好的结合性能和机械强度等。不过,为了获得较佳的耐火浇注构件或者衬体,其用水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增加用水量(用水量高)会导致骨料同粉料分离沉积,使耐火浇注构件或者(整体)衬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大量水分在逸出时产生较多的孔隙(气孔),从而会导致其结构疏松,性能下降,以及烧成后一些重要性能,如强度降低,抗侵蚀性能下降等。 从原理上看,如果水首先仅填充颗粒之间的孔隙的话,那就能通过最大化粉料的堆积密度达到减少用水量的目的。然而,最大的堆积密度会导致最小的流动性。一般认为自流耐火浇注料理想的安德森系数应是q=0.22 ,因为这种颗粒级配可以减少粗颗粒之间的内在干扰(MPS值高)。这就说明:为了限制用水量,即可通过一种基质细粉来改善耐火浇注料的流动性,这种改善耐火浇注料流动性的组分称为助流剂(细颗粒也是助流剂)。因为这种助流剂增加了粗颗粒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粗颗粒之间的内在干扰,从而提高了耐火浇注料浆体的流动性。 用水量对全铝耐火浇注料(表2-6)的基质颗粒之间平均距离IPS和骨料之间平均距离MPT的影响见表(2-7) 表 2-7 全铝耐火浇注料中水含量对基质颗粒和骨料之间平均距离的影响 上述情况说明,对耐火浇注料的粒度分布PSD进行优化和超细基质颗粒(<1μm)的含量进行适当控制也是降低其用水量的重要措施。 虽然粗颗粒会降低耐火浇注料浆体的流动性,但它却能提高耐火浇注体烧后的机械强度,减轻烧后收缩,降低材料成本。另外,粗颗粒(骨料)还可以为耐火浇注料构件或者衬体在干燥过程中水蒸气逸出时建立安全通道,避免在水蒸气逸出时导致耐火浇注料构件或者衬体的组织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而保证材料结构的完整性。 在限制用水量的条件,确保耐火浇注料浆体的施工性能,往往需要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减水剂(塑化剂)或者分散剂来提高耐火浇注料浆体的触变性和流动性,以使耐火浇注料浆体能获得性能理想的浇注施工性能。通常,都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来提高耐火浇注料浆体的触变性和流动性以达到最佳的减少效果,提高浆体的浇注施工性能。